我的旅遊癖好們

先說明一下,我的旅遊癖好,不是出門旅遊前設定好的,而是在累積一次次的旅遊經驗之後,漸漸發展出來的行為樣態(而且,常常是朋友們發現的)。 也就是說, 如果用西方哲學理論來比喻的話,不是柏拉圖的本質先驗原則,而是偏向亞里斯多德的歸納與演繹理論。

1. 不帶牙刷
其實正確的說法,是常常忘記帶牙刷。我的腦部運作是百分之百視覺系,因此,打包行李的方法,是在腦海中想像每天的作息,然後挑出從一早醒過來到晚上睡覺前會用到的所有東西。毛巾、洗面乳、衣物、衛生棉、指甲刀、手機、相機、保養品... 什麼東西都帶,就是老是忘記口腔健康三寶的最後一寶--牙刷(大寶、二寶是牙線跟牙膏。當然,也帶了)。

而且,真正的悲劇是,打包、出門、出發的過程中,我完全不會發現。一直要到晚上刷牙的時候,才會驚覺。那種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在國外,沒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也沒有願意在晚上還願意營業的藥妝店,要在就寢時間買到一支牙刷根本就是難如登天。

我能想到的解決方法,也就只有「用手指當牙刷」這一項。

把牙膏擠在右手食指的第一指節,催眠自己的手指頭就是牙刷,然後依照刷牙的步驟接續動作。當然,潔牙效果很有限,基本上是刷心安的。

司儀笑我,若忘記帶牙刷的癖好不改,依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的右手食指眼看就要長出刷毛了。

2. 不去最有名的景點
在英國待了一年半,雖然不住倫敦,為了觀光、簽證、音樂劇,也去了倫敦五、六趟,而且停留的時間都不算短,但是我就是沒將腳步踏進大英博物館(倒是在自然歷史博物館裡蹓躂很久)。去溫哥華,只顧著狂趕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沒留時間給 Banff National Park。在 Barcelona,逛了奎爾公園、米拉之家、蘭布拉大道、Kukuxumuxu,就是沒進去聖家堂。在巴黎,嘿嘿...當然就是落了羅浮宮。

真的不是刻意,這是事後歸納發現的結果。

我老是沒去被別人認為“應該”要去的地方。最根本的問題應該在於:我愛自由行。我喜歡到當地再決定怎麼逛,想去哪就去哪。我不會因為一個地方被標籤為「地標」,就賦予自己全然需要造訪該地點的責任。所以,也不會覺得遺憾。

喔,對了。我沒去過美國。這就是刻意的了。


3. 一定要拍「跳照」
這個癖好不是我獨創的,原始發起人是老爺,我只是受其感召的眾多追隨者之一。 第一次的跳,發生在倫敦的 Hyde Park。一進到 Hyde Park,可能是有鑑於場地的完美(佔地寬廣、地面平坦、造景宜人)老爺就說要來跳一下。她說之前與朋友出去玩,喜歡拍下彼此跳起來的瞬間。然後我們就玩起來啦。

之後去的每一個地方,不論是廣場、花園、名建築...只要場地合適,就會跳。附上我和司儀近期的代表作。

4. 無法避開瑕疵品
這一點...其實不分國內外、日常或旅遊,我的人生一直都跟瑕疵品特別有緣(坐到缺把手的椅子、拿到被包裝機歧視的裸體糖果...之類),只是買到瑕疵品這件事,在旅遊的時候,比較沒有辦法補救。在國內,我還可以在一週內退貨,在國外,付完帳可能就到下一個城市去了。

口袋穿孔的MANGO西裝外套、花十幾英鎊改成長短腳的牛仔褲...都是我的旅遊戰利品,連朋友出國買給我的T-shirt,袖子上也有破洞。

當人生一直與瑕疵品勾勾纏,漸漸就覺得買到瑕疵品也沒什麼,尤其是遇到那種瑕不掩瑜的產品,例如:封面有污漬的書本。所以,我發展出一種類似重慶森林中金城武買過期罐頭的心態:會想要特地買有瑕疵的東西。因為如果我不買,就沒有人會買了,瑕疵品會被一直被留在架上,好可惜。

到目前為止,我和自己的旅遊癖好們都還相處愉快。想來,我可以如此洋洋灑灑、落落大方地掀自己的癖好,表示對此還挺沾沾自喜的。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戀吧。

【處方備註】
第一張照片是我2003年經過聖家堂的證據,那是當時外部的建造進度。第二張,跳照近期代表作的拍攝者為老李,地點是葡萄牙里斯本貝倫區的發現者紀念碑前。

【延伸處方】
Youtube- 金城武 in 重慶森林 part 1 of 3
Youtube- 金城武 in 重慶森林 part 2 of 3
Youtube- 金城武 in 重慶森林 part 3 of 3

Comments

司儀 said…
親愛的,

你太小看你自己了,
我們去倫敦的次數應該有將近十次吧,
哪來的區區五六次? :D

這樣就更癖了吧!
小勤 said…
哈泥,

什麼!?
你居然記得的比我多次!

pre-sessional 憋尿那次、聖誕節大拍賣一次、辦德簽睡馬路一次、反戰遊行外加看Stomp一次、坐火車離開英國那次...還有哪些次?
司儀 said…
親愛的,

你這樣一說,
害我都緊張起來了。。。
(因為照常理來說,我的確記的東西會比較少一點。。。)

太陽馬戲團?
看獅子王?
你跟老爺看某一個樂團的演唱會?

難道,這全都是我自己的想像? :D
小勤 said…
不是你的想像啦!我承認我都做過。太陽馬戲團那次我忘了算。

至於另外兩次,我以為獅子王是離開英國前看的,還有,我跟老爺看演唱會...Cosmic Rough Riders是在學校,Pete Yorn好像是在Manchester...倫敦...想不起來阿!

大家,幫忙想想吧~
Anonymous said…
是不是還有一次辦西班牙簽證,大使館小姐看我們遠從coventry來,好心通融我隔天馬上拿簽證,所以當天晚上我就自己留下來投訴我同學家,那次?
司儀 said…
有有有~~
西班牙那一次也是! :D:D
小勤 said…
我居然忘記好心的西班牙大使館工作人員!還好老李記得!

我們真的很常去倫敦耶。
Anonymous said…
親愛的女者旅者:

本人的記性極差 
去倫敦的次數實在太多次 都搞混了
大部分去倫敦都是會了辦簽證或是看表演,有時也有純瞎拼的
看到大家這麼辛苦的回想 
我特地幫大家翻了我的日記整理一下
腦袋不中用還好有日記

1. presessional 瞥尿瞥到快瘋掉
2. X'mas sale + musical (定芳&me:悲慘世界,思宜&姿儀:獅子王)
3. 太陽馬戲團
4. 辦德國申根簽證,我跟定芳還去看Pete Yorn演唱會,因為表演結束時太晚只好坐三輪車。
5. anti-war + Stomp

以上,如有漏掉請大家補充

PS. Cosmic Rough Rider是跟STELLA在學校看的,後來我跟STELLA還特地跑去倫敦的FOPP再看一次。
小勤 said…
老爺,

你手上那本根本就是女者旅者編年史吧!
司儀 said…
老爺,

你的日記實在是太重要了!
女者旅者開店後一定要把日記們放到保險箱哩!

司儀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還我那些“吻”

中暑,請服用 Camera Obscura

虛華的 Ghost in the Shell 2017 真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