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維大爺這麼說...


「為什麼要去葡萄牙旅遊?」
這是2008年春天,我請旅行社代訂機票時,被業務員挑戰的問題。

「因為沒去過。」是我的回答。
對方再問:「為什麼不去西班牙?」
「因為去過了。」我說。
對方又說:「那幹嘛還去葡萄牙?葡萄牙跟西班牙差不多阿。為什麼不去捷克呢?」

我承認,我是個超級沒耐性的傢伙。在業務對話方面,我更是個極端效率擁護者。跟不熟的業務人員對話,就算不能精準,至少不要聊天,是我的原則。

所以,我整個被這段來來回回的問答搞得很煩, 一整個肝火上湧!這段對話的內容,一直在繞圈圈!而且,「葡萄牙跟西班牙差不多」這句話徹底惹惱我。如果今天有人說香港跟台灣差不多,或者花蓮跟南投差不多,或者荔枝跟龍眼差不多,你能接受嗎?

我只是想訂個機票,不用這麼深入探討我的內在思惟與邏輯吧?老天爺阿,讓我順利的去葡萄牙吧,我不要跟無聊的業務員〝勾勾纏〞!

沒想到,業務員可能是無辜的,而真正無聊的根本就是我。大約過了一週,我開始反芻這段對話,而且,拿業務員的問題,不斷問自己。然後,在腦中,被自己追問的到處亂跑。
「為什麼要去葡萄牙旅遊?」
「因為沒去過。」
「為什麼要去沒去過的地方?」
「因為想去...」
「為什麼想去?」
「因為沒去過...」
唉,問到最後,整個氣勢很弱啊。

我喜歡旅遊。但是原因我沒有仔細想過,也從來沒認真探究過。誰知道一認真想起來,會沒完沒了。

就在瀕臨人格分裂之際,我被一種以閒著沒事、不事生產外衣作為偽裝,但實際上貢獻卓著的物種給當頭棒喝,那就是「哲學家」。

所謂百無一用最是有用,人一生可能會遇到的亂七八糟的問題,其實哲學家們早就討論的七七八八了。就算我們提問的角度與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哲學的論述卻往往就是最好的答案。

維根斯坦曾經寫道:The world is all that is the case.
我傾向解釋成:這個世界,就是我們可得而知的全部。
而旅遊,就是我認識〝全部〞的方法。

藉著所在地點的變動,我得以經驗以往無從接觸的,然後認識更多。這就是旅遊讓我著迷的原因。
也許維根斯坦他老人家根本沒這個意思,但是我已經很理所當然的,將他的論點作為本身行為的合理化解釋。並且,也將在未來繼續實踐。

如果我的自做多情,只是單純的一場誤會,那就...只好說聲抱歉囉!維大爺~

【延伸處方】
維基百科關於維大爺的介紹

Comments

司儀 said…
不能接受!!
如果有人跟我說荔枝與龍眼差不多,我一定會翻桌!~
或是像我荷蘭網友在還跟我不熟的時候說的:「你們華人差不多都姓陳、勤、程、張!」整個就是火~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我的旅遊癖好們

中暑,請服用 Camera Obscura

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