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
都是個巨大情意結(牌坊后華麗的幻覺)
可是你飄泊在天涯 一萬零一夜 一定想回家過節
在一條陌生的街(華沙或首爾的街)
找一種熟悉的感覺...
上面幾句是〈唐人街〉的歌詞,出自林宥嘉的《感官/世界》。在這整張專輯裡,對我而言,這首歌特別有意思。
我覺得,異鄉人在那些個“某某外國城”、“某某外國街”裡,找尋的「熟悉的感覺」,是一種氣味。 氣味,在我解釋,是「氣氛」與「味道」。人存在舌頭與鼻子裡的味覺記憶,繫著特定情境裡的氣氛。熟悉的氣味,觸發人們的情緒、情感,讓我們可以重新回味過去。
**********
2002年夏天,研究所課程開學前一個月,我就去了英國,為了參加學校開設的 Pre-sessional Course。住得是大學部的宿舍,一層大概可以住 12 個人。衛浴設備共用,但每個人都擁有獨立的房間。還有一個可以讓同一層樓的住宿者聚會的大廚房。
我很幸運地,跟老爺、司儀、老李、巧媽、愛瑪住在同一層樓。
開學前,是中秋節。有同學(忘了本名,只記得大家都叫她「大姊」)費事地,特意到倫敦,就是為了買上一盒月餅。是最傳統的,四個一盒,鐵盒包裝的老牌奇華月餅。千里迢迢,當天來回。
晚上八九點吧,所有的人都擠在廚房,用食指與拇指捻著,將切成小塊的月餅,放入嘴裡。記得有人大喊:怎麼會這麼好吃阿!
這樣的驚訝,是一定的。若是在台灣,應該不會有人舟車勞頓地,特意去千里之外,就為了買一盒月餅,然後還煞有介事地聚在一起,認真地品嚐月餅的滋味。
這樣的事情不只發生一次。中秋節、冬至、過年、元宵...記憶中,我們沒有漏掉任何一個重大節日的慶祝儀式。而所謂的慶祝儀式,就是一夥人聚在一起,吃著那個節日應該吃的東西。中秋節的月餅、冬至的麻油雞、過年的年夜飯、元宵的湯圓,我們樣樣都沒漏吃,買不到就想辦法自己作。記得愛瑪生日的時候,巧媽還費工地用食用色素染出了紅蛋。
這是一種彷彿時空錯置的經驗,看著英國的月亮,卻照著農民曆過節。
**********
小勤媽曾經說,人很有意思,不論去到多遠的地方,樣子、個性改變多大,就是「胃」的喜好改變不了。人,總是會尋找記憶裡的鹹香酥軟、甘甜綿密,反覆複習。
所以,身在國外的我們,之所以不嫌麻煩地,變得特別愛過台灣在過的節日,我想,應該就是因為氣味的記憶在作祟吧。氣味繫著我們的生活記憶,我們憑著記憶,用熟悉的氣味企圖重現特定時節裡的歡樂、愉悅,而每一次的重現,又再添加了屬於“當下“的記憶。
好比元宵時候,在 Lakeside 宿舍廚房裡,Stella 帶著老李、司儀、Kim、愛瑪、老爺跟我,一起從糯米粉的柔捏開始,做出一顆顆渾圓飽滿的黃糖湯圓。「想吃湯圓」這個動機,來自往日的記憶,而我們一起搓湯圓、吃自己作的湯圓這件事,因為滿溢著黃糖的甜香味、糯米的Q彈口感,讓我想忘也忘不了。
不論去到哪裡,記憶總是跟「氣味」不棄不離。有氣味的事情,總是牢記,不輕易遺忘。所以,我們也常常用氣味製造記憶。例如老爺的很專業親子丼、皮蛋瘦肉粥、甜在心阿薩姆奶茶;司儀的蠔油西生菜、吹彈可破蒸蛋、臂力要很強馬鈴薯泥;老李的蒜頭不用錢蒜頭雞、熱炒青菜;Stella 的鹹水雞翅、費工顧一下午干貝清粥、焗烤海鮮飯;巧媽的厲害炒米粉;Kim 的梅汁炒豬柳;愛瑪的很豪華炒大蝦...當然,還有我的滿出來義大利麵、不油不好吃烤雞。
曾經被老李的兩位中東樓友,以帶有貶意的方式,在私底下說我們這群人是 “China Town”。如果是因為我們習慣以氣味的製造、重塑,來聯繫我們的感情與回憶,那我也認了。不過,對於名稱,我想用 “Home Town“ 或者 “Friendship Town“可能會合適一點。
**********
去年(2009)11月,司儀了一篇文章,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很喜歡這篇文章的內容,也喜歡司儀將這篇文章作為司儀媽生日禮物的舉動。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裡,記憶、傳遞氣味的人,大多都是女性,尤其是「母親」與「妻子」。也許因為氣味很細緻,或者,因為氣味有時帶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微妙,抑或,太多時候被視為理所當然,女性在氣味上的做工,缺少被「ㄉㄧㄣ ㄐㄧㄣ」對待的機會。正因為如此,司儀對於母親拿手好料理的認真記錄,就顯得特別貴重。
我想,在英國的我們,或多或少是利用複習熟悉的氣味這件事情,來想念母親。而現下的氣味書寫,則是記憶母親最好的方式。
【處方備註】
所以說阿,哪,「唐人街」是不是應該改成「母親街」?
開頭的照片「湯圓在豬上」,是老李拍的。這篇,本來只應該是司儀寫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文的簡短回應。不料,寫得有點長,所以,乾脆寫得更長,而且足足寫了快三個月。哈哈哈~
至於小勤媽的料理,過年應該會陸續輪番上陣,我也要好好的來記錄一下~
這篇文章,寫給形塑我的氣味記憶的每個人(其實,也就是母親大人們與妳們幾個啦~)。
Comments
我覺得有一點腦袋、沒有偏見的人都會看到母親及家庭主婦的貢獻,但目前社會卻沒有這樣的氛圍。
大家都沒腦還是沒眼? @@
『氣味』有過節時無法返鄉的鄉愁,在英國大家聚在一起品嚐家鄉的味。現在,Warwick也是我們幾個在台灣的鄉愁,隨時回想當時的氣味。
勤媽與陳媽真是很有智慧的兩位女性,可以出語錄了。
突然想到,我應該去妳的回應欄貼個連結~
我覺得是沒腦。沒腦,即使看到也當作沒看到。忘了什麼情況下,我媽曾經感嘆,家庭主婦的工作「做了沒人看得到,沒做通通被看到」。
To 老爺:
對耶!老李真的是下手很重!鄉愁,有這樣的鄉愁真的是很不錯阿~而且,還好我們的 "Town"還沒散,有人就有 Town!
馬上去告訴我媽!
小勤~
是廣告ㄝ! :D:D
好妙!
因為太妙,所以先留一下。哪天不覺得妙了,再來刪掉~:D
真的一定要來“團圓”一下!
前一陣子突然異常想念黃糖湯圓與鹹水雞翅。我還很沒良心說要妳來台灣,然後一起重溫舊夢。:-P
下次見面,不論是妳來 or 我們去,甚至是相約在第三地,再一起來動手下廚,然後製造更多吃吃喝喝的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