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的外遇理論

我的「學術研究外遇行為」,可以從微觀跟巨觀兩方面觀察跟分析。
微觀而言,我老是對攤在面前的學術課題走神。大學的時候,一到期中、期末考,就開始發作。明明要考 A 科目,卻覺得 B 科目比較有趣,所以乾脆拿 B 科目的教科書起來複習。看得不僅起勁,還比較快!在念第一個研究所的時候更嚴重,明明時間緊迫,卻覺得手上的報告好煩,就把閱讀課外非指定文獻當作調劑。有時還會不慎走火入魔,上網查詢相關書籍,甚至買回來好好研究。
這種習慣性走神,到現在念第二個研究所,仍然不知悔改的被保留下來。例如,明明被課業折騰得很累,接到司儀的電話,聊起職場倫理、溝通與性別的議題,頓時精神抖擻,滔滔不絕的聊了快一個小時,還認真的討論起具體可施行的策略。還有,上個月,被自己手上的報告搞得焦頭爛額,眼看時間就要來不及,偶然聽到同學哀嚎被分派到的 reading 很難,是一篇關於關係性自主的哲學文獻。跟同學討論了一下,居然覺得內文提及的女性主義論點很有趣,還好大膽的跟她約時間開個偶發讀書會相互討論,更承諾會額外撥出時間把文獻看完。我頓時發現事情的嚴重性!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走神”、“不專心”或是“興趣廣泛”,根本就是有被虐傾向的出軌行為。
潛藏在此行為模式後的心態,就像是不在自己嘴裡的肉比較香、別桌點得麵比較彈牙、或者老闆挖給別人的冰淇淋比較大。老覺得與自己抓在手上的研究主題相比,其他的議題更有意思、更容易觸發靈感。 真是十足十的外遇心態。
從巨觀上來看,高中以後的求學經歷,根本是一連串外遇行為的堆疊。大學念得是英文相關科系,卻對女性主義情有獨鍾。研究所跑去念性別研究,因為論文跟疾病有關,轉而對醫療感興趣。工作一陣子,沾了幾個跟醫療相關/不相關的團體,想一想法律真是無所不在,所以決定考法律研究所。現在,法律念一念,覺得性別議題真是太重要,所以滿腦子都是相關的社會學研究,而且還把前一個研究所念的東西拿出來複習。
我老是不知好歹地對當下學術領域中的邊緣知識體系(不是不重要,而是不是所謂的重點科目,或者非課堂上教授的主題)感到躍躍欲試。
慶幸學術道路上的婚外情(所謂的“通姦”),刑法不管,不然不知道要被關到何年何月。隨興的東摸摸西探探,成了見識更多研究空間的契機,得以漸漸往起點的另一端邁進。往樂觀的面向思考,學術研究的「外遇」,也許是必然的嘗試與累積。而且,總比迷路好。
而透過回朔過往的學術路徑,發現雖然出軌不斷,但到頭來自己最初的學術熱誠並沒有消退。我仍然留在性別的知識原野裡面奔跑。文學裡的女性主義理論、醫療中的性別議題、性別文化與法律論述的糾結,總的來說,都是跟性別有關。所以,在學術的道路上,我是外遇中帶著專情,死心踏地中帶著風流。儼然是一個曝露二元對立結構貧瘠性的好例子。
不過,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之下,外遇真的好累人阿。
【處方備註】
文中的圖片,出自這裡。我相信該旅社一定是進行外遇社會學研究的好田野。因為目前的職業欄勾選的是「學生」,所以這篇算是與職業相關。
心血來潮,想為這篇文章找個主題曲,腦中閃過的關鍵字是 “out of control”。隨意 google 一下,發現 “out of control” 這個歌曲名稱挺熱門,不少歌都叫這個名字。可惜沒有一首的歌詞跟本文主題契合。因為是某種程度上的 blind search,不一定好聽,其中還有 diu-diu-diu 的歌。請大家小心參考~
【延伸處方】
U2- Out of Control
Rufio- Out of Control
Rancid- Out of Control
Hoobastank- Out Of Control
Capital Lights- Out Of Control
Chemical Brothers- Out of Control
She Wants Revenge- Out of Control
Mutya Buena- Song 4 Mutya (Out Of Control)
微觀而言,我老是對攤在面前的學術課題走神。大學的時候,一到期中、期末考,就開始發作。明明要考 A 科目,卻覺得 B 科目比較有趣,所以乾脆拿 B 科目的教科書起來複習。看得不僅起勁,還比較快!在念第一個研究所的時候更嚴重,明明時間緊迫,卻覺得手上的報告好煩,就把閱讀課外非指定文獻當作調劑。有時還會不慎走火入魔,上網查詢相關書籍,甚至買回來好好研究。
這種習慣性走神,到現在念第二個研究所,仍然不知悔改的被保留下來。例如,明明被課業折騰得很累,接到司儀的電話,聊起職場倫理、溝通與性別的議題,頓時精神抖擻,滔滔不絕的聊了快一個小時,還認真的討論起具體可施行的策略。還有,上個月,被自己手上的報告搞得焦頭爛額,眼看時間就要來不及,偶然聽到同學哀嚎被分派到的 reading 很難,是一篇關於關係性自主的哲學文獻。跟同學討論了一下,居然覺得內文提及的女性主義論點很有趣,還好大膽的跟她約時間開個偶發讀書會相互討論,更承諾會額外撥出時間把文獻看完。我頓時發現事情的嚴重性!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走神”、“不專心”或是“興趣廣泛”,根本就是有被虐傾向的出軌行為。
潛藏在此行為模式後的心態,就像是不在自己嘴裡的肉比較香、別桌點得麵比較彈牙、或者老闆挖給別人的冰淇淋比較大。老覺得與自己抓在手上的研究主題相比,其他的議題更有意思、更容易觸發靈感。 真是十足十的外遇心態。
從巨觀上來看,高中以後的求學經歷,根本是一連串外遇行為的堆疊。大學念得是英文相關科系,卻對女性主義情有獨鍾。研究所跑去念性別研究,因為論文跟疾病有關,轉而對醫療感興趣。工作一陣子,沾了幾個跟醫療相關/不相關的團體,想一想法律真是無所不在,所以決定考法律研究所。現在,法律念一念,覺得性別議題真是太重要,所以滿腦子都是相關的社會學研究,而且還把前一個研究所念的東西拿出來複習。
我老是不知好歹地對當下學術領域中的邊緣知識體系(不是不重要,而是不是所謂的重點科目,或者非課堂上教授的主題)感到躍躍欲試。
慶幸學術道路上的婚外情(所謂的“通姦”),刑法不管,不然不知道要被關到何年何月。隨興的東摸摸西探探,成了見識更多研究空間的契機,得以漸漸往起點的另一端邁進。往樂觀的面向思考,學術研究的「外遇」,也許是必然的嘗試與累積。而且,總比迷路好。
而透過回朔過往的學術路徑,發現雖然出軌不斷,但到頭來自己最初的學術熱誠並沒有消退。我仍然留在性別的知識原野裡面奔跑。文學裡的女性主義理論、醫療中的性別議題、性別文化與法律論述的糾結,總的來說,都是跟性別有關。所以,在學術的道路上,我是外遇中帶著專情,死心踏地中帶著風流。儼然是一個曝露二元對立結構貧瘠性的好例子。
不過,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之下,外遇真的好累人阿。
【處方備註】
文中的圖片,出自這裡。我相信該旅社一定是進行外遇社會學研究的好田野。因為目前的職業欄勾選的是「學生」,所以這篇算是與職業相關。
心血來潮,想為這篇文章找個主題曲,腦中閃過的關鍵字是 “out of control”。隨意 google 一下,發現 “out of control” 這個歌曲名稱挺熱門,不少歌都叫這個名字。可惜沒有一首的歌詞跟本文主題契合。因為是某種程度上的 blind search,不一定好聽,其中還有 diu-diu-diu 的歌。請大家小心參考~
【延伸處方】
U2- Out of Control
Rufio- Out of Control
Rancid- Out of Control
Hoobastank- Out Of Control
Capital Lights- Out Of Control
Chemical Brothers- Out of Control
She Wants Revenge- Out of Control
Mutya Buena- Song 4 Mutya (Out Of Control)
Comments
這外遇理論挺讓人心有戚戚焉
不過我的比較像是三分鐘熱度,還沒完成一本書就掛了!
現在已經改進很多...至少會努力把一個主題一個主題至少完成一個段落....
沒想到你在我出差的這幾天,
就成功研擬出你的外遇理論!
順道恭喜你,
沒有在學術研究這個層面上有逼婚壓力囉∼
果真好險好險!
妳是習慣性外遇......
習慣性流產,感覺比較血淚,而且應該是非自願居多。我這個習慣性外遇歡樂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