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儀說,如果未來可以完成一本歐洲遊記的話,我要叫它「女性主義者的歐洲指南」。司儀立即打斷我的春秋大夢,直指這麼爛的書名怎麼會有人要買。 所以呢,我就上網查了一下所謂的「暢銷書排行榜」,觀摩觀摩人家暢銷書的名字都長什麼模樣。 然而,由於今年秋天準備二次前往英國留學的我,被英國現在的留學開銷水準嚇到,再加上,最近聽聞了一個血淋淋的例子,聽說有一位留學生,準備了一年150萬的存款,卻只能在英國過著非常拮据的生活,因此,眼前可供參考的暢銷書書名,都自動被我轉換為帶有某種淒慘意味的標題: 別相信任何人 →別買任何東西 正義:一場思辯之旅 → 留學:一場超脫之旅 淡定的智慧:找回心平氣和快樂自在的人生100幸福課 →貧困的智慧:找回心靈富足、無慾無求的人生100脫貧課 汪培庭手記:別在半夜喊媽媽 →小勤手記:別在半夜哭餓 死魂葬—異遊鬼簿 → 餓鬼遊—異鄉計帳簿 我就是忍不住笑了 → 我就是忍不住吃了 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 → 只剩一英鎊的揮霍 精、瘦、美 Kimiko’s 明星指定美型課 → 巴、豆、腰—小勤的留學生限定激瘦指南 是說,這種餓死鬼作者寫的東西會有人要買嗎? 2002年,第一次去英國留學,英鎊對台幣匯率,約1比53。2012年,準備要再度去英國留學,英鎊對台幣匯率,約1比47。 看起來挺樂觀的,是不是?其實內有隱情阿。 英國的學費,近幾年漲幅驚人。非歐洲籍學生的學費,以我的學科為例,十年前七千多英鎊一學年,到現在,漲成了一萬多英鎊一學年。宿舍房租也漲了,之前七、八十英鎊一週的租金已成美好回憶,現在要一週 一百二、一百三才能租到設有單獨衛浴的學校宿舍。連申請學生簽證,都要我刷下一萬四千多台幣的手續費。 天真的我,原本還想買電腦、買腳踏車、買電視。 現在一律通通不買了!電腦?帶家裡的舊機型就可以了。腳踏車?雙腳萬能!電視?那又不能吃! 上個月,去逛水準書店。眼尖的司儀從架上密密麻麻的書冊中,找到了一本非常適合我的書籍:《 一英鎊過一天 》。 It’s a sign! 這根本是老天爺特地安排的天啓吧! 作者 Kath Kelly 在書中,記錄了自己如何一天只用一英鎊,並且持續了一年的生活。驚人的是,在一天一英鎊的限制下,她酒沒少喝、飯沒少吃,而且照樣到國外旅行。這本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