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3

Made in Dagenham

Image
1968年,受僱於Dagenham 福特汽車工廠的縫紉女工們。圖片來源: TUC History Online 。 1968 年 6 月,位於倫敦外圍地區的一個小城鎮 Dagenham ,發生了改寫英國性別平等運動的大事件。 Dagenham 福特車場的縫紉女工們,進行了長達三週的罷工,抗議福特汽車充滿性別歧視的薪資制度。 當時,福特汽車公司將場內工人的工作技能分級,再依照級等提供不同薪資。薪資級等基本上分為三級,分別是男性技能級等、男性半技能級等( C Grade )、男性非技能級等( B Grade )。那縫紉女工們算是哪一級呢?答案是,她們歸屬於第四個,性別歧視的那一個級等。縫紉工負責的工作項目,是縫製汽車座椅的椅套,一個小時完成三十個物件是基本要求。她們必須迅速地操作縫紉機,運用熟練的手工技術完成工作。這樣的手藝,卻被福特公司歸類為“非技能性”工作。不僅如此,女工們的薪資,至少比“男性非技能等級”的男性工人少了百分之十三。( Crocker, 2008; WYSK, 2011 ) Dagenham 的縫紉女工們以罷工的行動,要求福特汽車公司修正薪資制度。她們的訴求有二,第一,將她們的薪資級等從 B 等級調整為 C 等級,第二,她們要求平等的薪資報酬( equal pay )。( Townsend, 2011 )工會團體一開始拒絕支持的態度,讓這場抗爭格外艱辛。說來諷刺,本應作為勞工後盾的工會,卻時常在女性勞工爭取權益的過程裡缺席。在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女人被視為是男性勞工的“威脅”,不雇用已婚女性的禁令甚至得到工會的支持。男人必須養家活口,女人則有“其他”責任(意思就是待在家裡燒飯洗衣帶孩子),是當時的主流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使得女性在職場上遭遇制度化的不平等待遇。( Crocker, 2008 ) 縱觀英國性別平權的發展,如果當初沒有這群福特車場女工們的抗爭,就不會有後來的《薪資平等法案》( Equal Pay Act in 1970 )。她們的行動,不但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益,更為英國的女性勞工運動開創新的一頁。現任英國貿易總工會秘書長(亦是首任女性秘書長)的 Frances O’Grady ,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英國欠  Dagenham 的罷工女工們一個大型的紀念碑(“ a bl...